四天連假前,有人(秉謙)一直說很想上山,還想要有一點難度,直覺就想到要從北部三大岩稜擇一而行,但是要挑選哪一座就費了點思量。情感上我最想去的是筆架連峰,不只是有繽紛的記憶,玲玲還跟我們走到過炙子頭山,儘管只到了筆架連峰的一半,但這段路上下起伏,算是有些難度。然而走完筆架連峰的6.1K,還要走上好一段路才能接到公車站去取車,時間的花費相當大。而我自己現在的體能比當時退步許多,也不大敢貿然安排這趟行程。
所考量者僅剩皇帝殿東西峰以及五寮尖,突然心念一動,四天連假加上天氣大好,五寮尖上的人肯定很多,應該免不了會有塞車的狀況。正因為如此,決定就是五寮尖。
會這樣安排是有原因的,以往我們都盡量找知名度不高且少人行走的山林步道走走,圖的就是清靜。這次反其道而行,為的是讓秉謙有所體驗。儘管他自認為有很好的面山態度(事實上還算不錯),但是看看其他人的應對,尤其五寮尖太熱門,熱門到不少人真的是來湊熱鬧進而哇哇叫。對於今年即將畢業的秉謙,未來走入山林,但萬一很不幸的要面對人群,是擺高姿態面對上山遊客,或者是放下身段推動面山教育,兩者之間各有該堅持的立場與理念,但當中的權衡就看他自己。
這陣子玲玲很會翻身,雖然是很好的現象,不過自己的睡眠卻也大受影響。頂著大太陽與四月初少見的高溫走在岩稜上,雖然不致於鐵腿,卻也走得腳步虛浮頭暈眼花,1000cc的飲用水也很快告罄。隨著近百名山友走走停停,眼看到了7號指示牌,距離登頂約40分鐘的路程,依然人潮洶湧,我們當下還是決定走三十閔窪路直接下山。
以下是影像記錄,相片較多。也分享一下秉謙的記錄:20150404五寮尖未完至三十閔窪溪古道。
1.出門時間較晚,怕到了玉里商店會沒地方停車,我們決定開車到半山腰的濟玄堂登山口開始起登。原以為這裡的人不多,但是濟玄堂下方的停車場還是停了不少車輛。
2.濟玄堂一景,天氣真好。
3.濟玄堂左側的登山口,3號指示牌。
4.指示牌上的路線圖,是說這1KG、2KG指的是….背負重量嗎?應該是KM的誤植。
5.最近一週三峽山區沒有任何降雨,但石階依然濕滑。森林能涵養空氣中游離的霧氣水份,對於山高谷深,難以有效蓄積水資源的台灣來說,森林是台灣最珍貴的資源。
6.東方肉穗野牡丹。
7.莎草科薹屬,芒尖薹(大穗日本薹)。
8.植株型態。
9.穿過竹林之後的上切稜線路。
10.平緩的枕木步道路段。我們在這段路遇到一些山友,不過都是下山,看來停車場的那些車都是這群早鳥山友。
11.我們在4號指示牌的叉路口與玉里商店登山口上來的隊伍會合,稍事休息繼續繼續前進,順便往回拍留個記錄。
12.青石岩稜,對於五寮尖來說,這只能算是餐前開胃菜。
13.習慣上我們登山不會悶著頭走,看看兩邊的花草、動物,看看周遭的岩石等等,都會讓整個行程更加豐富精采。這顆巨岩上如同蜂巢的孔洞是海蝕洞,也是五寮尖曾經在海底的證明。
14.初上岩稜的體驗。
15.右上方的山頭就是海拔639公尺的五寮尖。
16.這個人稱「石壁公」的海蝕洞相當巨大,可說是五寮尖海蝕地形最具代表的地方。
17.塞一兩個人不是問題。
18.意料中的塞車。
19.雖說不難下切,不過人多的時候還真的需要等上一等。
20.下切後再往上走。
21.途中聽到山友比喻五寮尖上上下下好比在考試,我笑說這一段只能算是模擬考。
22.透空岩稜。
23.山下的空氣照樣是灰矇矇的。
24.繼續等待,這段路不難走,等待的時間倒是不長。
25.魚貫而行。
26.抵達第一處制高點,趕忙拍照免得造成塞車。
27.金毛杜鵑。
28.右邊是五寮尖,不過我們得先從左邊的峭壁雄風下切。有兩個下切點可以選擇,相片中的是第二個下切點。
29.我們走第一個下切點。
30.岩面光滑沒有其他攀附點,雖然是採座位式下降的姿勢,但是沒有其他確保,下降前檢查一下繩索的狀況比較保險。
31.從第一處下峭壁雄風,要斜切一段路過來才能續行。
32.繼續攀降。
33.剛剛上升的高度,一下子幾乎全吐了回去,這也是登五寮尖的一大特色。
34.鞍部(6號指示牌)前的陡降,拍下這張相片時,我們正準備找鞍部旁邊的空地午餐。
35.午餐過後,離開鞍部往7號指示牌前進。
36.離開鞍部雖然是一路上坡,路徑倒是還不算太陡。
37.這種上坡都還算是比較簡單的。
38.接著抵達第二處鞍部,又是一段陡下。
39.第二處鞍部,7號指示牌。
40.老樹下留影(有說是茄苳樹也有說是島榕),看到這株老樹的是滿心感動。
41.走到這裡已經覺得盡興,登不登頂已經不那麼重要。
42.由後山路接三十閔窪路下山。
43.山薑的花苞。
44.上面是岩稜路,所謂的後山路就是岩稜下方的山徑,岩石上依然能看到不少海蝕洞。
45.右邊的路接往岩稜,左邊接三十閔窪路。
46.旁邊的三十閔窪溪因為沒有下雨水量不大,但相當潮溼。
47.走左邊出產業道路。
48.竹林與農墾路。
49.榿葉懸鉤子。
50.山素英,木犀科素馨屬。
51.來此停車的果然是早早到此,下山的此時只剩下我們一台車。
五寮尖是個相當熱門的大眾化行程,儘管難度並不是那麼親民。人多一起走,有經驗的帶著沒經驗的人,無論是帶領者或者是被帶領者,都會增加自己的經驗值,其實並非壞事。
不過我想行前的功課,並非只有領隊或者是隨隊的小隊長等人需要做。網路資訊相當多,行前做點功課,衡量自身能力、裝備、所需時間等等,應該是相當容易的事情。即使沒有地圖,這條路線光只是路線圖也都足以應付,印出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些應該是所有參與人員應該要有的認知,提出來僅供參考。
如果下次要再來五寮尖,大概會選擇走龍山岩路線。
需仁.201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