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湖/新北汐止】涼風快意.老鷹尖與翠湖賞桐

其實來這裡健行賞桐已經有十幾年,路線也大同小異,只可惜2014年之前的部落格文章無法開啟,不然光是老鷹尖與翠湖賞桐,應該可以找出十幾篇文章才是。

此行路線:東湖康樂街北天宮巷口→真武健行步道→油桐嶺→內溝山北峰(僑五基石)→老鷲尖山(老鷹尖山)→老鷲尖南峰(僑六基石)→翠湖→北港二坑煤礦遺址→內溝山→油桐嶺→真武健行步道

這條路線儘管幾乎年年此時前來,然而春季天氣難測,最熱的時候也曾遇到34度高溫,濕悶無風且汗水狂飆,才剛抵達老鷲尖就喝掉1500CC的水,當下決定折返。最冷的時候溫度只有一半,稜線風大,走來頗有蕭瑟寒意,這兩次前來的桐花花況都很差,所以花況要好,除了時間的掌握,也要天候的配合。至於今年,還好鋒面微弱,只有微微細雨,天氣微涼,一路走來沒出什麼汗,花況尚可,意外的是沿途山友不多,多了幾分清幽,算得上是愜意的春遊。

以下為行旅相片。

1.真武健行步道入口。

2.樹洞裡的菇菇們。

3.這裡平日少見陽光,加上一早飄過細雨,顯得較為濕滑。

4.蒲桃(香果),桃金孃科。

5.真武健行步道不長,大約10分鐘就會抵達內溝山稜線,這裡我都戲稱為迎賓門。

6.不多時抵達油桐嶺,這裡的油桐花大約2015-2016年因為颱風的關係被吹倒大半,後續不再種植油桐,而是整理成小公園的樣貌,在此取左往老鷲尖,回程會從內溝山回到油桐嶺。

7.內溝山北峰,海拔130公尺,聯勤測量隊設置僑五基石,現在則是新北市政府的加密控制點,視野相當不錯,可惜這天天氣不是很理想,山間雲霧瀰漫,省去拍照時間繼續前行。

8.內溝山北峰望向老鷲尖可見桐花點點,一週後(五月初)花況應該會更好。

9.落花隨拍,還有盲蛛專業路過。

10.山徑雪況零星。

11.這應該是此行可見落花最多的路段,再等一週可拍的範圍應該會更大。

12.老鷲尖與翠湖叉路口,先取老鷲尖,再折返往翠湖。

13.老鷲尖海拔193公尺,北市三角點55號基石,目前被新北市納入加密控制點,為此行最高點。往右可續行前往水尾潭山、大邱田山東峰出汐止八連路,這天拍桐花,折返往翠湖。

14.往翠湖叉路先下後上,抵達老鷲尖南峰,海拔155公尺,聯勤測量隊設置僑六基石。

15.台北玉葉金花,茜草科玉葉金花屬,台灣特有種植物。

16.花朵形態,有帶到花朵下方新葉與葉脈的暗紫紅色。

17.這段稜線路整體起伏不大,但畢竟是稜線,總有幾處落差較大的路段,難度又不會太高,走起來比較不會無聊。

18.大概是大花細辛(馬兜鈴科細辛屬),有看過葉片底下,沒發現到花。

19.心臟動刀前後幾年都不大敢從這塊岩石上山(其實旁邊還有路),這次想想就上吧。

20.從上往下看比較恐怖。

21.大岩石旁有幾朵剛開的桃金孃,站在大岩石上拍照,任由東北季風吹拂,還真不好拍。

22.比起桃金孃多數尚未開花,大葉越橘則是已經到了尾聲,這幾年感覺棲息環境似乎有被桃金孃壓縮的趨勢。

23.左邊往學頭坡山出汐止金龍湖,右邊往翠湖與北港二坑煤礦遺址,取右續行。如果想要多撿一座山頭,抵達學頭坡山之後還是有叉路可以下切翠湖。

24.沒想到下切翠湖途中還有一片落花可賞。

25.時光的刻痕。

26.融雪。

27.翠湖一景,早年翠湖是北港二坑礦場利用採煤的廢土築堰形成堰塞湖,為當年礦場民生用水重要來源,多年來湖水少有流動,一年比一年黃濁。

28.桐花尚未盛開,找不到適當角度拍樹上的花,更別說想拍雌花卻一直沒有拍到(花瓣沿途倒是看到不少)。

29.我不是故意拍成斜的,現場真的這麼斜,步道向山壁內側傾斜還蠻少見的。

30.北港二坑遺址。

31.北港二坑礦場(益興礦場)於1970年停止開採,現存遺址少了一些自導解說,有點可惜。

32.北港二坑遺址與旁邊盤根錯節的雀榕。

續往前至福正宮,喝個運動飲料,兩個素食三明治,聽著反覆播放的南無阿彌陀佛佛號,感覺當神明也實在是辛苦,我覺得我要是反覆聽一天應該會發瘋,應該要交代孩子與好友,若是那天到來就放我喜歡的歌,也不用摺什麼蓮花,反正是要下地獄,浪費心力也不環保。

33.午餐後略作休息返程,終於拍到此行唯一的昆蟲:串珠環蝶(串珠環紋蝶),1997年在基隆被發現後,擴散範圍至汐止、內湖地區之後就沒有繼續擴散,推測應該是隨船運入台。

34.這條過溪路很久沒走,來走走看吧。

35.過溪處幾乎無水,只剩下一點涓涓細流,之後就一路上坡往稜線。

36.叉路口,一邊往忠三街287公車總站,循另一邊往內溝山前進。

37.上稜之後又持續一段上坡抵達內溝山,海拔13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與北市地測圖根點,目前也是台北市衛星測量加密控制點。

38.離開內溝山之後有幾處陡下路段,懼高者可從鋁梯下來,歷經多年來山友維護,相當穩固。

39.回到真武健行步道登山口,去程邊走邊拍照花了兩小時,回程相片不多,大約一小時。

每年桐花季幾乎都會到這裡健行賞花,說不上是甚麼原因,大概就是一種習慣或是一種儀式吧,多年來有三五好友,有家人同行,身邊的人來來去去。而今獨自漫步山林,似乎也是一種人生縮影吧。

需仁.202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