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週雨中走紗帽山實在不過癮,趁著天氣轉好,安排一趟魚路古道賞芒的行程。然而賞芒在其次,回味一下過去與家人朋友悠遊其中的點點滴滴,才是此行的重點….至少起登之後,自己的心情就一直在現實與過去之間不停的來回穿梭。
原本以為的好天氣從出門就有變數。一開始天氣陰陰的看不到太陽,過了小油坑之後陽光在雲霧中忽隱忽現,到了上磺溪停車場雖然天氣不差,陽光依然不乾不脆的時有時無。等到進入百二崁,雲霧越來越重,賞芒也就成了霧裡茫茫。
霧裡賞芒,心中也有幾許茫然。照顧玲玲已經滿五年,很快的就要進入自己照顧的階段。這段時間的玲玲思緒很活潑,也開始會有一些心眼,伶牙俐齒的歪理加上說要就要的性子,偶爾會讓阿慶與我都有點招架不住。雖說有反應肯定好過沒反應,但面對太活潑的反應,未來該怎麼做,就像眼前的雲霧一般,時而清晰時而茫然,總是很難持續的掌握輪廓。
此行從上磺溪停車場起登,至憨丙厝地走金包里大路上山,途經百二崁連續階梯抵達金包里城門,接著經過擎天崗從日人路下山。這條路有我們許多回憶,刻意走慢一點慢慢回味。
以下是影像記錄,相片很多慢慢看。
1.自己騎歐都麥的好處,就是想停則停。晨光初現,對面的小觀音山依然霧茫茫。
2.上磺溪停車場,北搜正在進行訓練。
3.登山口,起登。
4.魚路古道是大眾化的行程,但其實剛進古道之後不久,有兩條叉路可以前往頂中股圳看看。
5.古道顏色。
6.前行是往頂中股圳的第二條叉路。
去年八月我曾帶秉謙走魚路古道北段前往八煙聚落,也帶他來看過這裡的水圳。先民從海拔885公尺的大尖後山找到水源,整個圳路繞山而行,有涵洞、水橋,坡度大水勢湍急的地方還建造能夠耐水流衝擊的消能池。儘管1930年代,日本為了增加台灣稻米的生產量以因應太平洋戰爭,以混凝土取代原先的土堤重修了頂中股圳,但圳路規模不變,估計這條水圳歷史應該超過250年,長度超過4公里。此後隨著人口外流,八煙聚落逐漸凋零,頂中股圳缺乏維護,有不少圳路崩塌。現在的頂中股圳是北基農田水利會所重建,里程也是重建之後所標示,目前整個重建的距離有600公尺左右。
現在的八煙聚落逐漸恢復生氣,頂中股圳應該也能夠繼續發揮它的功能。
7.隧道貫穿的水圳。
8.奔流的番坑溪。這裡較為濕滑,行走此間或拍照,一定要非常小心自身安全。
9.我個人很不喜歡被人逕自開出截彎取直的山徑,土表少了植被保護,歷經雨水的沖刷侵蝕,只會加速山區崩塌的形成。
10.雖然已經過了11/6的預定完工日,不過施工團隊依然加緊趕工著。
11.替代路線。
12.這一帶山區大約1950年代之後曾是開採白土礦(高嶺土)的礦區。早期使用流籠、陶管運送白土礦效果不彰,遂拓寬部分日人路為車道。挖礦工人將白土礦拋下日人路再由卡車載走。這段範圍最寬廣的區域則是卡車迴轉的地方,也稱為車埕,一旁則是當年礦工煮飯的大灶。這是古道最迷人的地方,可以帶著想像穿梭時空。
13.番坑瀑布。
14.日人路與河南勇路的交會口。
15.許顏橋。
16.憨丙厝地,古道至此分為兩線,左方為日人路,路徑較為迂迴平坦。右方過憨丙厝地之後為河南勇路(里程碑標示金包里大路),後方的百二崁雖然是較為陡峭的石階路,卻是賞芒的絕佳地點。
17.憨丙厝地早年則是雜貨店,販賣粥飯糕餅、草鞋、簡易日常用具等等服務過往商旅。
18.趁著陽光正好,先轉往憨丙厝地右方的小徑,美麗的青石步道與溪流,搭配從樹葉縫隙中篩落的光影,就是一幅最美的畫面。
19.青石光影與溪流。
20.蟻巢傘的菌褶。
21.晶瑩剔透的菌傘。
22.續往前行會看到一塊台階地,研判應該是已經荒廢的梯田。之後路徑不大清楚,決定折返古道。
23.古道旁的大路邊田,也是早已荒蕪。
24.重新修整的土地公廟。
25.銀腹蜘蛛的蛛絲光影。
26.盲蛛。
27.突眼蝗,雌蟲。
28.菝契科,台灣土伏苓,葉。
29.花朵型態。
30.紅果金粟蘭(草珊瑚)。
31.進入百二崁,遠方大油坑清晰可見。
32.本想說天氣轉好,再上去一些就可以看到滿山芒花。
33.不過五分鐘就開始起霧,趁著微有天光趕拍一張。
34.即將消失的藍天。
35.此時遇到來自桃園與台中的登山隊伍大會師,據說好幾台遊覽車。不過我在登山口沒看到,一路上也沒看到這些隊伍超我的車。
36.金包里城門。
37.其中的一小股人馬。
38.嶺頭喦土地公與六角亭。
39.雲霧茫茫,也就打消了走擎天崗環形步道賞芒的念頭。
40.霧中賞芒霧茫茫。
41.遊人自得其樂,也自成風景。
42.轉進日人路。
43一進日人路就….還真的是很應景。
44.之後的日人路有部分施工路段,看起來已經完工。
45.往回拍一下,除了cosplay之外,也有人像外拍。
46.施工過後的步道,感覺步道鋪面用的是輕質混凝土,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透水的材質,此外也做了些截水溝。
47.雖然霧氣漸漸散去,藍天看來短時間內也回不來了,把握短暫光影拍拍芒花。
48.堇菜科的如意草。
49.葉的型態。
50.整個趴在步道旁,還真不好拍。
51.有藍天白雲應該景色會更美。
52.芒花夾道的古道。
53.
54.對面的金包里大路。
55.有如綠色地毯的古道。
56.這天芒花的最後一眼,陽光又準備要出來了,感覺不大給我這個資深陽光少年面子。
57.平緩山徑。
58.用疊石來阻擋崩塌的土石,或許也是個辦法吧。
59.山豬豐厝地。
60.
61.接著回到憨丙厝地旁的小徑,用甘甜美麗的泡咖啡吃午餐,真的是一大享受。
62.中國穿鞘花(鴨跖草科),果實。
63.颱風草(棕葉狗尾草,禾本科狗尾草屬),果序。
64.走出登山口。
65.踏上歸途。
看著過往山友,同樣的古道,我們各自有著不一樣的心情。上山、下山,心情多少都有些複雜。既然現在上山不再有灑脫的心情,那麼就當做活動筋骨吧,至少在這一年多的時間。
需仁.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