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刊載於亞洲錄影世界雜誌第203期。
有人說「拍照」與「攝影」是兩件形似而神非的事情,當中最大的差異並不在於使用的器材,而是攝影多了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感受,可以透過想像來創作影像,比方說星空、水石、晨昏等等,也可以真實表達自身的感受並完成影像,比方說生態、風景、人物紀實等等。
這次很幸運的可以試用Canon的EF-M 28mm/F3.5 macro STM這顆鏡頭。雖然我用Canon的相機已經超過10年,從DC、類單到EOS都有,然而Canon自2012年6月問世的EOS-M無反光鏡系列,一直到2013年12月的M2、去年的M3、M10卻一直無緣使用。EF-M鏡頭顧名思義,僅適用於EOS-M系列的無反相機,所以順便借了一台M3搭配使用。M3是Canon目前無反系列的頂級機種,相信可以讓這顆定焦鏡頭有最出色的表現。
然而乍看到這顆鏡頭的規格時,心裡面其實有些疑惑。早在2012年搭配EOS-M的定焦鏡頭當中,就有一顆EF-M 22mm/F2,標榜大光圈、景深淺、散景自然且畫面清晰銳利,拍風景拍人像都出色等等特點。今年(2016年)所發表的EF-M 28mm/F3.5是EF-M系列的第二顆定焦鏡,標榜的則是微距(macro)與超微距(S-macro)。而我疑惑的是,僅僅28mm的焦段,與我們所熟知從60mm起跳的微距鏡頭相比有著不小差距,能發揮出多少微距攝影的能力?
在此之前,還是請秉臻的女兒,但並不是我孫女的蘭蘭權充Model介紹這顆鏡頭的特色吧。
這顆鏡頭相當簡潔樸素,沒有對焦尺,沒有對焦距離切換鈕,也沒有放大倍率尺等等,倒是有一個ES-22小型遮光罩可以鎖在鏡身,口徑為43mm。這個遮光罩對於斜射光的遮光效果應該很有限,但是有螺紋可接保護鏡、偏光鏡等濾鏡,可說是相當實用的設計。
微距鏡頭的拍攝能力,除了焦段之外,對焦距離以及放大倍率是直接影響微距攝影能力的主要因素。這顆鏡頭雖然只有28mm,然而1:1的放大率加上9.7公分的近攝距離可以彌補焦段的不足,更何況這顆鏡頭還有超微距模式(S-macro),最短拍攝距離1.3公分(被攝物體到鏡頭前端的距離),放大倍率更增加20%,來到1.2:1。
有接觸微距攝影的朋友,對於鏡頭放大倍率應該不陌生。所謂的鏡頭放大倍率,指的是被攝物體的尺寸投射在感光元件呈現出來的尺寸比例。當鏡頭與被攝物體的距離夠近,假設被攝物體的尺寸為10mm,投射在感光元件的尺寸就是10mm。而1.2:1的放大倍率,可以讓投射在感光元件的影像,比實際物體再大上1.2倍。
這麼短的拍攝距離,內閃與外閃都會因為被鏡頭遮蔽而無法揮效果,環閃則因為沒有試過不好評論。因此關於這個問題,這顆鏡頭配備了環形補光燈,不只可用於近拍的補光,也有近拍輔助對焦的效果。又或者,像這張相片這樣補光,也是蠻有特色的。
將Canon的580EXII外閃接在M3上頭,雖然可以觸發,不過大小與重量有些不成比例,拿起來會有些頭重腳輕的狀況。
既然接上外閃,那就用M3搭配這顆28mm試拍一張吧。不過這張相片的重點,其實是蘭蘭手上的聖經。蘭蘭屬於特殊規格,大小介於四分娃(約45公分)與六分娃(約25至30公分)之間,大約35公分,所以蘭蘭手上這本聖經的長邊不到3公分。(快門1/160秒.光圈F8.ISO100,使用Canon 580EXII外閃)
仔細看聖經裡面還有字,據說真的是聖經。這麼小的聖經塞進這麼多字,用放大鏡對我來說都顯得很吃力。(快門1/50秒.光圈F8.ISO1600.環形補光燈開啟)
直接使用這顆鏡頭的S-macro功能,並開啟環形補光燈,雖然這麼近的距離,對焦速度略顯遲鈍,但對焦準確,影像相當清晰。只不過光圈已經開到F16,景深還是略微偏淺。(快門1/50秒.光圈F8.ISO1600.環形補光燈開啟)
拍過了微距,就拍拍日常生活。一直以來,我家夫人就是我拍人物的最佳Model,無論是拍她努力復健的狀況或者是出遊。這張純用室內光拍攝,雖然最大光圈設定在F3.5拍攝人像時,很難出現漂亮的散景,但憑藉M3自動白平衡的準確以及EF-M 28mm的優異成像品質,拍出來的感覺相當鮮活。(快門1/25秒.光圈F3.5.ISO800)
辦公室洗手間與永澤黃斑蔭蝶的巧遇。這顆鏡頭不是不能拍昆蟲,而是靠近昆蟲的過程中,很容易嚇跑牠們,也因此這張相片也成了這段試拍過程當中,唯一拍到的昆蟲。(快門1/125秒.光圈F4.ISO800.環形補光燈開啟)
有了拍攝那本小小聖經的經驗,讓我對這顆鏡頭的微距功能深具信心。不只可以拍花草,更適合拍小花小草。這是洋落葵,花朵相當小,但在一般微距模式下的拍攝就已經相當出色。(快門1/125秒.光圈F5.6.ISO400.環形補光燈開啟)
切換到S-macro同時再靠近一點拍,超微距拍攝更加出色。唯一要注意的,風大的時候枝條晃動,加上拍攝者的身體與手也會晃動,微距甚至是超微距拍攝的難度會提高很多,拍攝時最好找個能夠支撐身體的地方。(快門1/125秒.光圈F5.6.ISO400.環形補光燈開啟)
雖然鏡頭主打的特色是微距功能,但一般的風景攝影表現也毫不含糊。磺溪是我常去拍水石的地方,搭配減光鏡讓曝光時間增長,就是一張漂亮的水石攝影作品。(快門4秒.光圈F22.ISO100.使用腳架與可調式減光鏡)
S-macro模式拍攝寬度大約1公分的扁蝸牛,縮小光圈來看景深層次。生態類型的微距攝影往往需要比較清楚的細節,我覺得F11應該是這顆鏡頭拍攝生態微距可用的最大光圈,否則容易因為景深太淺導致影像細節流失。(快門1/125秒.光圈F11.ISO1600.環形補光燈開啟)
同樣使用S-macro模式,扁蝸牛側面紋路的影像表現相當清晰。(快門1/125秒.光圈F11.ISO1600.環形補光燈開啟)
一般花草其實用正常模式,就可以拍出效果相當不錯的攝影作品。(快門1/125秒.光圈F3.5.ISO200)
登山與生態攝影是我最喜歡進行的活動,實際使用EF-M 28mm/F3.5 macro STM,可以拍攝登山沿途的美麗風景,也可以拍攝山區植物或菌菇做生態記錄。針對微小的個體,更可以開啟S-macro與環形補光燈進行拍攝。對於從事山野活動,有著裝備輕量化需求的我來說,是個相當方便的選擇。如果說實際使用上有什麼缺點,大概就是進行超微距拍攝時,對焦顯得比較遲鈍。然而一顆微距攝影功能強大,9900元的價格又是如此讓人心動的鏡頭,對於使用EOS-M系列同時喜歡微距攝影的朋友而言,可說是性價比相當高的選擇。
需仁.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