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天和公園的新植栽,土壤應該翻新更換過,這些園藝植物壽命一般很難超過3年,園藝植栽立意雖好,但免不了要定期更換,土壤也要翻整,這算是公園維護的例行性工作。
天和公園的工程告示牌不知何時,把5月8日的完工日塗改成5月30日,印象中前天早上還沒改過,莫非是我的部落格日記真的有人在關注?
只不過對於樹木植栽的問題我就不懂了,公園裡的這些樹,在施工前或多或少都有根系浮起的問題(就是樹根浮出地表以增加支撐力),也因為根系浮起的關係,根系外的表土就有遇雨流失的狀況。我不大清楚施工時處理的細節,今天看到發覺舖了一層碎石,是有什麼樣的目的與效果?
我在李碧峰先生的植樹移植基礎全書裡面有讀到這段:
「種植樹木所適合採用的介質土壤材料,應該不可含有礫石、泥塊、黏土塊、雜草根莖或其他有毒或有礙生長的雜物,因此植栽基地的表土層當然不可以有碎石、水泥。」
但是翻找資料,也看到這篇報導「敲開水泥改舖碎石,百年相思樹恢復生機」,所以我是真的看不懂而非批評,日記放在這裡,就請教大家了。
補充李碧峰先生在fb上的回應,真的很感謝李先生百忙之中的回覆,在這裡記錄補充:
「其實這兩件事情並沒有衝突!
我書中所寫的是種植樹木的栽培介質原則。而天和公園的案例是將碎石鋪在表土面上當做鋪面材料而不是介質材料。所以這兩者是不一樣的用途及目的。
尤其現在有許多的樹木,種植太深或覆土太厚的情況,此時我們也會建議將表土挖除後再鋪上透水透氣的鋪面材料,這時候…碎石也是其中一個選項。
所以天和公園的樹木⋯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呢?值得再探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