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看社區的總體營造,尤其接觸社區的歷史與人文脈絡,是我相當喜歡的活動。拜此次文康活動所賜,我們在宜蘭縣員山鄉的內城社區有了相當美好的邂逅,真的要非常感謝主辦對與同仁的用心。
內城社區位在宜蘭縣員山鄉,如果說內城個地名讓人較為陌生的話,台北榮總員山分院的所在地可能熟悉的朋友會比較多一點。
由於內城的北面與西北面臨山,這裡地勢相對低凹如同谷地,古稱內窪仔或內湖仔。以前的內城處於宜蘭河與蘭陽溪之間的河床地,當中兩水域支流縱橫交錯,歷經千年來河沙的沖積形成平原,屬蘭陽沖積扇的一部分。然而豪大雨期間山洪爆發,內城也是水患首當其衝之地,早年能夠從事農業開發的地方相當有限。現在的台北榮總員山分院一帶,早年不是有河川經過,就是位在河川間的沙洲、溪埔,根本沒有住戶,頂多也只有修築小規模的堤防圈地耕種。
1904年(日治37年)台灣堡圖(資料來源: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網站)。
內城的發展,主要是在西元1936年(日治昭和11年)員山堤防完工,不只是阻擋蘭陽溪的水患,更成為溪水的導引河道,一直流到壯圍鄉的東港出海口(另有一說是頭城的烏石港一帶)。此後內城逐漸成為當地的聚落中心,居住人口與農業發展規模也都快速成長。當時出資興建員山堤防主要是板橋林家的大永興業,堤防完成後的新生地,也幾乎歸大永興業所有。
現在的內城社區仍以農業為主,水稻仍為其主要的農產品。份仔田位在水源頭,除了好山好水無污染的先天優勢,近年來吸引許多小農來此進行友善耕作,生產無毒無農藥的有機米。除此之外,檳榔心芋、桃太郎番茄也是內城的特色農產。
此外,內城社區將鐵牛力阿卡重新整理,作為推廣農業與社區特色的交通工具。其實「力阿卡」與「鐵牛」是兩種東西。「力阿卡」是日語諧音,是用來搬運重物的兩輪人力手拉車,「鐵牛」比較廣為人知,大約是1950年代的農復會時期所引進的農耕機。耕作時鐵牛車翻耕農地,收成時將力阿卡與鐵牛車改良拼裝即可運送收成作物。現在鐵牛力阿卡雖然在現今農業時代已經退休,現在則成為最佳的導覽工具。
此行我們搭乘鐵牛力阿卡,前往隘勇古道入口、老茄苳大樹公、渡船頭公園、太陽埤等四處景點進行導覽,以下就分段看圖說故事。
【第一站:隘勇古道入口與湧泉】
由於內城地處蘭陽溪床,在員山堤防興建完成之前,水路相當發達,早年此地的先民的對外交通多以水路為主。但除此之外,隘勇古道則是內城通往鼻仔頭、市區的重要陸路交通要道。
古道名為隘勇,想當然這原本是一條警備道路。當年漢人的開發侵入了泰雅族人的生活領域而進行拓墾,內城與泰雅族的傳統生活領域重疊而頗有爭鬥,這條隘寮線的目的是用來防衛泰雅族人。
大約1904年前後,日本人開通了鼻仔頭到內城的隘寮路,以做為支援大同鄉隘勇路的支援路線。大同鄉多泰雅族原住民,這條隘勇線可能是為了加強監控泰雅族人活動。之後或許是沒有長期監控的必要,也或許是這條隘勇路的實質意義不大,之後反倒成為內城、大湖等地居民通往市區的交通要道,也可通往山上種蕃薯、砍柴燒炭或是抽取黃藤。
目前內城隘寮古道長約1.2公里,據說也是賞桐的好去處。這趟因為時間的關係沒能探訪古道,然而據解說員所述,這裡的桐花大約三月底到四月初就會進入盛開期,暫且先列入明年再訪的計畫。
1.我們運氣很好,駕駛鐵牛力阿卡的是種田阿爸的曾先生,除了定點的導覽解說之外,也在鐵牛車上分享內城的生活以及友善小農這條路的甘苦。
2.人多勢眾,分坐七台鐵牛力阿卡(每台6人)。
3.小黑跟前跟後,時而上車時而下車,開心得很。
4.來到隘勇古道入口。
5.很意外的,這裡的水溫很涼,由於是湧泉,水溫能夠保持恆常。這天天氣好熱,有種衝動想要跳下去。
6.有試著喝一小口,甘美沁涼入人心脾。
【第二站:老茄苳大樹公】
據解說牌上面所述,這株茄苳樹大概有三百多歲,然而據耆老所言,當年祖輩來此開墾,這株茄苳樹就經非常高大,概略算一下應該不少於400歲。原本這株茄苳樹的年紀在這裡只能排第二,但是排名第一的老茄苳因為颱風的關係遭到摧折,現在的這株老茄苳剛好地處山凹,較能保持完好。
老茄苳旁邊還有汩汩而出的豐沛山泉,相信內城必是員山,甚至整個宜蘭好山好水的代表之一。
7.幫我們進行解說的帥哥就是種田阿爸的曾先生。
8.粗壯高大的老茄苳。
9.解說資訊牌。
10.豐沛的山泉。
11.
12.樹公廟。
【第三站:渡船頭公園】
若非聽過導覽,會覺得宜蘭縣員山鄉這個小山城裡面居然有渡船頭,實在是相當不可思議。先民來此拓墾,除了農作物之外,上山伐木燒炭以及抽藤做為藤編材料也是另一個經濟來源。若以兩人一組將這些林產貨物以木馬道運送至這裡的渡船頭,我猜想木炭應該是在山上燒製好再運送才會方便,或許山上還有一些燒炭窯可看。當天的天氣太熱,我又不斷給附近的蝴蝶、蜻蜓吸引想去拍照,當下還真沒想到這些問題。
渡船頭公園是內城林產的河運起點,林產物資載運到宜蘭市銷售,也是先民們的另一項重要經濟來源。2001年,內城社區以「香魚」為主題,將這裡規劃為渡船頭公園,可休憩亦可垂釣。
13.玉蕊科,穗花棋盤腳(水茄苳)。
14.杜松蜻蜓。
15.渡船頭公園一景,同事們研究大合照要怎麼拍。
【第四站:山光水色太陽埤】
宜蘭跟桃園一樣有很多埤塘,可用來儲水或引渠道灌溉。兩處埤塘最大的不同,桃園的埤塘多為人工開挖,宜蘭的埤塘則為天然湧泉所形成。
太陽埤的知名度不高,不過卻是風水師眼中不可多得的寶地。外觀像是大毛蟹,兩隻大蟹鉗如同左右護砂,後有靠山,前有明堂,又有太陽埤做為明堂水。水質清澈,照中有泡,整個地理大顯光彩。據說國產實業林燈家族的祖墳就立在蟹眼上,或許發跡致富其來有自也未嘗可知。
倒是看過太陽埤的山光水色之後,對這太陽埤步道不免也產生了興趣,很想有一天也來此走走(資料來源: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網站)。
16.內城社區所吸引的友善小農不限於台灣本島,眼前這片稻田據說是一位香港女生所種,山林田野自成一景。
17.
18.此時是太陽埤水位最低的時候,冬雨綿綿,是宜蘭雨量最多的季節。這裡的稻作一年一作,六、七月份是收割期。之所以沒有二期稻作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結穗期容易遇到東北季風帶來的綿綿冬雨影響收成。二來是一期稻作結束之後總有些再生稻,會吸引大批麻雀。對於友善無毒種植的小農來說,自然也不會設置鳥網或以農藥毒鳥。
探訪內城社區的時間相當短,但我想即使用一天的時間,也很難細細品味這個極有古韻味且賞心悅目的好地方。此行幫我們導覽,種田阿爸的曾先生說,他想推動無毒農業,最好的方式或租或買,從一開始的幾分地,到現在的三甲地。只要這裡屬於他,這三甲地就一定是無毒、無農藥、手撿螺甚至接近無施肥。曾先生種的是10號秈米,據說是一種台灣原生種的長米,不需要大量甚至不用施肥就能自然成長。
科技再進步,人總不能忘記自己仍倚賴天地所養,天地之間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惟其永續子孫方能綿延。未來有打算帶玲玲來這裡走走的計畫,不過得避開現在這個季節….實在是太熱了。
需仁.2015/06/29
相關連結:
內城社區套裝行程。
種田阿爸-無農藥,手撿螺「阿爸的米」。
同場加映:當天下午在梅花湖拍的夜鷺以及龍潭湖的湖光山色。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