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起來,發覺喉嚨很不舒服,終於知道最近一週自己有點嗜睡的原因,看樣子是感冒了。辦公室裡常備著百靈油,滴個幾滴沖了熱水,先吸一些熱氣再緩緩喝下….恢復得沒有想像中明顯,看樣子這一次感冒應該發得起來。是說沒發財去發到感冒,也算是一種發吧。
昨晚看到秉謙寫的日記,提了些自己的想法,卻沒想到得到的似乎是兒子的責難,有點不知是所為何來。這些fb上面的討論串,我也不想複製到部落格,該說的也都說了,該做的相信自己沒少做過,就隨著時間自行掩沒吧。
只是有一點還是要放在這裡說一下,兒子看得下去也好,看不下去也罷,或許若干年後,我們都歷經了更多人生的歷練,多了點人生智慧,回頭再看或許觀點會有所不同吧。
的確,我曾經跟玲玲說過,要她像個大人,而不該像是對小孩說話的口吻來對待玲玲,只試過幾天我就發覺這當中有很大的問題。我翻了一下玲玲車禍之後所找到的一篇文章「人的情緒面-大腦的角色」,回想醫師解說玲玲的CT影像,玲玲的腦傷範圍其實並不小,但是左前額葉是傷處較多的地方。當要求多過鼓勵,對玲玲來說會有更深的焦慮感與罪惡感。當玲玲情緒穩定的時候(還好現在大部分的時候還算穩定),時常會說對不起,因為她自己壞掉了。同時她也會把「要求」當做「責備」,沮喪的狀況就更加明顯,情緒更容易躁動。
然而我不是退回原點,而是找回以往的浪漫與情趣,讓玲玲有著舒服的心情。加上時刻不斷的鼓勵,讓她對一切有更多的期待。其實現在對玲玲,我用的也不是對小孩子說話的口吻,比較像是以前的打情罵俏,這讓玲玲回到過去的甜蜜溫存,也更加速記憶拼圖的連結。玲玲身體行動能力恢復的速度仍在卡關,但是她恢復的記憶、表達能力、詞彙運用等等,進步的幅度之明顯,我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
我們所設想的理想狀況,本來就得面臨許多的考驗與調整。思維的面向不只要有宏觀的寬廣,也要有微觀的細膩,很難面面俱到,所以必須時時調整觀點,進而調整因應的做法。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自己也正為了兩年後自願退休,去學習獨立照護玲玲的技巧,思考善誘玲玲記憶連結的方法。我不要求孩子們也一起如此投入,但我認為面對事業、學問與自己的未來,也該是如此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