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這波春雨大概接近停歇,下班順便看一下天和公園現在的情況,樹少了一些,浮根的情況會不會改善,這得要經過一點時間來考驗。
原本的玉潮坑溪水泥河道變成生態工法的石砌河道,河道中間的石頭不確定是否要做跳石?是的話那就跟大溝溪溪畔步道類似,兼具生態工法與親水的功能,觀念與做法總比台中柳川藍帶水岸好多了。
不過有個問題,大溝溪上游的水是乾淨的,但是玉潮坑溪上方原本還有家庭廢水排放問題。天和公園與東和公園的施工,其實也是個讓衛生下水道施工的好機會,但就我所知應該是沒有。公燈處與衛工處同屬工務局,二級機關的橫向聯繫都無法落實,其他的就很難說些什麼。
上游廢水的問題沒有解決,下游生態工法要種植可以過濾水質的植物,只怕是本末倒置。
這條水道是從番井沸泉那邊過來,水質相對乾淨,親水區應該會放在這邊。但我不確定是不是面前的這個水塘?是的話那麼這裡就同時有番井沸泉與玉潮坑溪的水,這是拿番井沸泉的水稀釋玉潮坑溪的污染?還是對未來過濾水質的植物深具信心?
番井沸泉的出水量本就有限,上方建案當時在做基礎工程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否有抽水,如果有抽水對番井的出水量是否又有負面的影響?
反正兩個公園花1.3億打掉重練已經勢不可擋,只能祈禱事前的調查與規劃是有效的,當然除了居民,施工廠商、設計監造、業主及其他相關公職人員也應該好好祈禱祈禱,萬一花了1.3億做出與期待有落差或者是未來要花大錢維護的公園,是很值得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