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整個人把生活重心放在玲玲身上,自家周遭的大事完全沒有留意到。一早看到天和公園改造的消息,而且時間可能就在明年初,錯愕、憤怒等情緒慢慢的湧了出來。
緣起是因為政府要讓台北市成為設計之都的第一名,看上了幾座獨具特色的公園進行改造。天和公園會被看上,除了有昔日芝蘭八景之一,現在成為市定古蹟的番井沸泉及其周遭溼地,更有台灣藍鵲、樹鵲、小白鷺、黑冠麻鷺、蒼鷺、白頭翁、麻雀、灰鶺鴒、翠鳥、紅嘴黑鵯、家八哥、白尾八哥、紫嘯鶇、五色鳥等等多種鳥類,看過或拍過的蜻蛉目昆蟲有紫紅蜻蜓、善變蜻蜓、霜白蜻蜓、猩紅蜻蜓、杜松蜻蜓、呂宋蜻蜓、金黃蜻蜓、鼎脈蜻蜓、樂仙蜻蜓、短腹幽蟌、弓臂細蟌、朱紅細蟌、脛蹼琵蟌等等,加上公園內原本就高大蒼鬱的樹木,包括楓香、樟樹、茄苳、肯氏南洋杉、落羽松等等,加上其他的昆蟲、拉都希氏赤蛙、貢德氏赤蛙、攀木蜥蜴、蝙蝠等等,在台北市的公園裡面,能有這麼完整而豐富的生態體系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改造這些公園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在地特色、增加居民認同感,又可以增加觀光或城市外交等附加價值。公園的改造應該是強化以上這些要素,而不是破壞這些要素。水池裡的塑膠透明漣漪裝置藝術,不會干擾小白鷺等鳥類的覓食?透明塑膠漣漪會比真正的漣漪來得好?
拆除魚池邊中國式涼亭,改建流線感與現代感十足的涼亭,跟周遭的景觀不會格格不入嗎?更何況涼亭周遭本來就有大樹,包括高聳筆直的落羽松,卻說涼亭的設計切割圖樣採用樹枝圖樣,營造民眾有如坐在樹影底下休憩的感覺,難道天然的樹影不會比較好?
大量增加夜間照明,增加許多景觀燈具,那麼蝙蝠怎麼辦?夜晚求偶的青蛙們怎麼辦?鳥類夜間休息的空間被打亂怎麼辦?還是這些生物反正到時候也沒辦法在這裡生存,所以一切無所謂?
公園內步道要架高成為木棧道,且不說公園內地形平坦,架高木棧道實在荒謬,木棧道每年要花多少經費來維護,承辦人員想過嗎?還是拿到世界之都第一名之後,這些改造過後的公園就隨它去?
相關的訊息可以上「天母三角埔」粉絲專頁看看,目前能做的,就是希望大家,尤其是天母地區居民,撥打1999市民專線,反映天和公園的現況很好,不需要花上億的經費去進行無謂的改造。天和公園的核心價值就是豐富的生態與天然的綠意,少了這些元素,真的就什麼都不是,更別說觀光與城市外交等附加價值。
以下的相片是上班時隨拍,不是天和公園的相片。